別署龍顏齋主人,,1968年出生于云南省曲靖市?,F(xiàn)為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書畫家研究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書法考級中級注冊教師,、中國書畫函授大學聘用副教授,、曲靖師范學院美術院外聘書法導師、云南省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云南印社理事,、云南省書法考級中心副主任、曲靖市書法家協(xié)會副主席,、曲靖市書法創(chuàng)作評審委員會委員,、爨體流派書畫院院長,。2009年、2010年獲曲靖市文學藝術書法創(chuàng)作二等獎,、云南文藝基金貢獻獎,、第六屆云南省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獎書法類二等獎,并被聘為“鬻琴碑”全國廉政書畫展評委,。
邵建國是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云南省曲靖市書法家協(xié)會副主席,自署龍顏齋主人,。早年曾先后在偏遠山區(qū)執(zhí)教,,在縣教育局干過招生、人事,、文秘,,后來又從事縣委機關秘書工作,去鄉(xiāng)鎮(zhèn)任過副鎮(zhèn)長,、副書記,、人大主席,到縣政法委任過副書記,,2014年9月當選縣文聯(lián)主席,。邵建國先生為人堅毅、自信,、爽朗,、質(zhì)樸,書法詩詞皆能,,尤以爨龍顏碑變體書法(也稱“形意大爨”)見長,,其師認為他當為當代爨體書法創(chuàng)作之翹楚。他幾十年如一日,,刻苦研習,,用心揣摩,既因循章法,,又大膽突破,,不斷創(chuàng)新,為推動當?shù)貢ㄋ囆g的繁榮以及“爨體書法”的傳承和發(fā)展作出了積極貢獻,,深得業(yè)界的關注和好評,。
大凡欣賞過邵建國先生書法作品的人,會以為他出身書香門第,,其實他是一個來自山里,、天性不羈的農(nóng)家子弟,故鄉(xiāng)的土地賦予他勤奮和堅韌,盡管學書較晚,,但天道酬勤,,加上有悟性,所以進步很快,。讀書期間,,他參加學校的書法興趣小組僅半年,就在全校書畫比賽中獲得一等獎,,隨后又入選市級展賽,。
學書法的人很多,練書法卻往往是一個人的寂寞,。沒有動力自己尋找,,沒有條件自己創(chuàng)造,以至于太多薪水都付與筆墨紙硯,,太多時間都付與書法藝術,。多少個通宵達旦,多少次廢紙三千,,個中滋味,酸甜苦辣,,如魚在水,,冷暖自知。當然,,書法也是一件養(yǎng)心養(yǎng)性的事,。在練書法的漫長日子里,邵建國也獲得了“寧靜以致遠,、淡泊以明志”的處世修為,,從而為他日后書法藝術的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心理素質(zhì)和文化底蘊。
走上書法之路的邵建國,,當初學習條件并不好,,可他寧可忍饑挨餓,也不放棄對書法藝術的虔誠追求,。最困難的時候,,當屬1987年初,他硬是一天少吃一餐飯,,用兩個月的時間省錢買了一套《中國書法大辭典》,,下定決心學習書法。一次偶然的機會,,使他與爨體結(jié)下了終身的情緣,。那是1988年的一天,邵建國有幸拜識了當代“爨體書法第一人”陳正義先生,在陳老師的建議下,,專攻“大爨”,,從而真正改變了他的書法命運,并奠定了他未來的學習方向,。為拓寬視野,,邵建國訂雜志、閱報紙,、收集信息,、向全國書店尋找與大爨有關的不同版本字帖以及各個時期專家解讀大爨的文字資料。這時期,,邵建國臨習柳公權的《玄秘塔》,,后又被顏真卿剛正不阿的氣節(jié)和大氣磅礴的書風所折服,遂對《麻姑仙壇記》進行過大量臨摹,,并從書法史入手,,探求其用筆、用墨,、結(jié)字之特點,,寫出了《學習顏真卿<麻姑仙壇記>的幾點體會》的論文,不僅總結(jié)了自己的心得,,打下了理論和實踐的基礎,,還給臨習者提供了借鑒。
二十多年來,,邵建國先生通過大量臨寫宋代以前的篆,、隸、楷,、行,、草名碑名帖,用心揣摩《爨龍顏碑》原碑名拓,,初步對“大爨”的來龍去脈有了自己的理解和看法,。他認為,爨之根源在篆隸,,爨之根基在楷書,,爨之神韻在滇東文人固有的野逸古雅之氣。其非隸非楷,,又隸又楷或行,。所以,“爨”并不適合所有人,,特別對于沒有書法基礎的人來說,,學爨既有難度也有不妥帖,。
為了讓更多的人參與學習、研究“爨體書法”,,邵建國于2012年創(chuàng)辦了爨體流派書畫院,。他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近現(xiàn)代大多數(shù)“爨體”書家,,缺少靈氣,,究其原因,主要是盲目追求形而上的字大,、粗獷,、豪放,從而造成“大爨”拙樸,、古雅,、野逸之氣喪失,為此,,他將“大爨”由大縮小,,并逐一而試,又以《嵩岳靈廟碑》《谷朗碑》《孟孝琚碑》相結(jié)合臨寫,,逐步融會貫通,,“以小字作大篇幅的創(chuàng)作,將大爨雄強茂美的氣度,、莊嚴肅穆的氣象,、清明剛正的精神化解為‘遠觀如星散天,如棋布陣,,如士林立,疏密有致,,不亂全局,;細看字字珠璣,入筆有法,,出帖生趣’的風貌(潘應照語),。”對此,,著名書法家陳正義先生頗為贊同,,并給予好評,稱之為“高古,、溫厚,、端莊且靈動,隸篆爨行,,開合無痕,,完全體現(xiàn)了爨體流派的精神”。
生活中,邵建國雖然也好大碗喝酒,、大塊吃肉,,不拘小節(jié),但對于書法創(chuàng)作卻極為嚴謹慎獨,。遇重大創(chuàng)作事項,,他苛求自己至少一周內(nèi)養(yǎng)精蓄銳,醞釀狀態(tài),。在他眼里,,藝術是有生命力、感染力,、影響力的,。他經(jīng)常說,面對作品多問自己行不行,,少怪別人不長眼,!
綜觀邵建國先生多年的學書歷程,他一直心平氣和地尋找差距,,正視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并通過學習,以人之長,,補己之短,。他一直與詩書為伴,在研習書法的同時,,大量閱讀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典籍,,在詩詞方面下過不少功夫,所撰詩詞對聯(lián),,或吟誦山川磅礴恢弘之氣,,或感嘆花木歲月之變換,或記游歷之興推杯換盞之豪情,,或載友情賓朋之誠意,,流露出文人的情懷。有評論贊曰:下筆呈一瀉千里之豪情,,無造作矯情之嫌,,其書中蘊詩情、落墨意在筆之先,,從而形成了詩書相映,、相輔相成、別具風貌的特色,。
在今后的書藝征程中,,憑著邵建國先生一如既往的勤奮和悟性,,他必將一步一個腳印地向著書法藝術的殿堂邁進,帶給我們更多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