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汛以來,,全省各地多次應對強降雨天氣,降雨疊加區(qū)域洪澇地質災害風險突出,。
立足于“防”、突出于“早”、著眼于“細”、致力于“實”,,全省各地以“1262”精細化預報與響應聯動機制為行動指引,全面落實防汛救災主體責任,,全力做好防汛備汛工作,,為汛期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保駕護航。
精準預警 提前做好防汛準備
5月30日晚,,怒江州貢山縣氣象臺辦公室燈火通明,值班人員緊盯電子屏幕,,時刻關注著氣象變化,,隨時準備更新預警信號。
“我接到通知了,,暴雨預警信號升級為紅色,,巴坡的雨太大了,大家再仔細排查,?!必暽娇h獨龍江鄉(xiāng)巴坡村黨總支書記木京龍打著傘,指揮村干部和小組長開展風險隱患點排查,。
與此同時,,接到預警信號的獨龍江鄉(xiāng)孔當村黨總支書記金榮正帶領村干部逐個巡查有安全隱患的地方?!安缓?,一組、二組上方的小溪溝有小股泥石流沖向公路,,且有加大趨勢,。”金榮立即將該情況上報,。獨龍江鄉(xiāng)接報后迅速將風險區(qū)內的17戶69人轉移至獨龍族博物館,。
面對持續(xù)強降雨,怒江州堅持“1262”機制,,及時發(fā)布預警信息,,提前做好防范應對措施,,全力組織開展群眾轉移安置、隱患排查和搶險救援工作,,在山洪來臨前成功避險5起,,轉移近4000人,無一人傷亡,。
關口前移,,發(fā)揮氣象預報預警信息作用,在災害來臨前掌握主動權,,同樣搶贏險情的還有景洪市,。
6月16日9時3分,景洪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收到市氣象局發(fā)布的暴雨紅色預警信號:過去1小時勐旺鄉(xiāng)科聯水庫出現60.0毫米降水,,未來2小時還將出現大暴雨,,勐旺鄉(xiāng)補遠村地質災害隱患點山體表層出現滑坡跡象。勐旺鄉(xiāng)迅速反應,,全面做好預警防范工作,,各村對地質災害風險隱患點和洪澇點進行排查,并按風險等級轉移人員,。
雨前雨中搶跑,,各地結合實際,充分用好村組網格,,將防汛責任落實到戶到人,,讓汛情區(qū)域的干部群眾“聽得見、看得懂,、動得快”,。預警信息的準確性和及時傳遞實現了氣象預報預警與基層響應的無縫銜接,為政府應急準備贏得提前量,。
迅速叫應 高效組織轉移避險
“早一點預警,、快一點響應、穩(wěn)一點應對”是全省各地在“1262”機制指揮下,,面對汛情時的統(tǒng)一標尺,。
面對云南復雜的地形氣候和災情隱患,“1262”機制將預警和響應從縣區(qū)級精細到鄉(xiāng)鎮(zhèn)級,,對高風險縣(市,、區(qū))實施“一對一”電話“叫應”,核查基層責任人在崗情況,,督促立即啟動轉移程序,。省、州(市)、縣(市,、區(qū)),、鄉(xiāng)鎮(zhèn)、村,、組六級干部聞“汛”而動,,迅速組織反應,從后方至前哨全方位編織了一張嚴密的應急響應網絡,。
5月17日16時38分,,雷電黃色預警劃破平靜。針對此次強降水天氣過程,,文山州氣象局開展遞進式預報預警服務和重大災害性天氣“叫應”服務,。預警信息通過電話、廣播,、微信群等渠道,,由州至村,最終精準推送至10個村委會,、119個村組,。
5月18日凌晨,暴雨如注,。丘北縣溫瀏鄉(xiāng)干石洞村委會狼穴村被確定為未來2小時強降雨核心區(qū)域,。當山體在雨幕中發(fā)出危險的信號,一場與時間的賽跑正式開始,。
“老鄉(xiāng),快醒醒,,快跟我們走,。”村干部組成的應急小分隊聞“汛”而動,,在暴雨中挨家挨戶敲門呼喊,,爭分奪秒組織5戶7名群眾撤離。此時,,村民的部分房屋出現塌方跡象,,泥土不斷滑落。
7分鐘后,,被轉移村民的房屋及另外33戶無人居住房屋先后受損,,其中3所房屋嚴重損壞??粗约业姆孔颖槐┯隂_垮,、泥土淹沒,不少村民感到后怕:“如果不是平時參加了防汛綜合演練、沒有村干部連夜來叫我們轉移,,現在就危險了,。”
自今年4月起,,溫瀏鄉(xiāng)便積極備汛,,專業(yè)人員對全鄉(xiāng)119個村小組避險路線實地勘查,更新避險引導圖,,為群眾指明“生命通道”,;組織150余人次防汛責任人培訓,提升基層干部應急處突能力,;開展覆蓋5000余人次的防汛綜合演練,,模擬山體滑坡、房屋坍塌等場景,,讓群眾熟悉“跑哪里,、怎么跑”。
未雨綢繆是為了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備,。強化責任、細化措施,,有序組織,、有效分配,溫瀏鄉(xiāng)下好防汛“先手棋”,,跑贏了驟風急雨,。
處置有力 做實臨災緊急救援
汛期至,貢山縣捧當鄉(xiāng)迪麻洛村持續(xù)暴雨,,河水咆哮,,淤泥堆積,下游河道持續(xù)變窄,,下游兩岸民房,、農田受到威脅。
“房子和農田是老百姓的命根子,,我們一定要想辦法救人救房救農田,。”在安頓好群眾后,,迪麻洛村黨總支書記肖剛帶領5名黨員駕駛挖掘機,,挺進守護人民群眾財產的戰(zhàn)場,最終清除了1公里河溝的厚重淤泥,,成功護住了下游村莊的房屋和農田,。
“喂,,警官,垤瑪鄉(xiāng)往元江方向五公里處發(fā)生泥石流,,有三四輛車子陷在泥里了,,能不能幫幫我們?”6月9日晚,,紅河縣公安局接到群眾報警求助,,垤瑪派出所民輔警第一時間趕赴現場開展搶險保暢通工作。經過近3個小時的努力,,車輛成功脫困,,無人員受傷。
在全省各地的防汛應對處置工作中,,嚴密監(jiān)測雨水情和災險情,,動態(tài)研判風險,及時精準發(fā)布預報預警信息,;嚴格落實直達基層防汛責任人的預警“叫應”機制,;落實跟蹤反饋和時報機制,確保有預警,、有叫應,、有行動、有反饋,,成為了“應汛準則”,,這也是“1262”機制的核心要義。
從隱患攻堅到精準預警,,從分級響應到協(xié)同聯動,,從臨災救援到災后安置,整個過程環(huán)環(huán)相扣,、高效有序,,展現出基層應急體系的強大執(zhí)行力。在這場與時間賽跑的防汛硬仗中,,我省各地依托“1262”機制,突破職能部門信息壁壘,,點對點精準調度,,做到壓減層級、扁平指揮,、聯合調度,,從“被動應對”轉變?yōu)椤爸鲃臃烙保瑸槿罕姳茈U轉移贏得黃金時間,,將“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承諾,,轉化為守護群眾安全的堅實屏障。
云報全媒體記者 殷潔 趙麗槐 李文詩 李壽華 戴振華 黃鵬 通訊員 劉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