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柔美,羅平縣大水井鄉(xiāng)栗樹坡村委會新溝村村民陸天明提著自家的小板凳,,就著月光,,從村委會往家的方向走去,。他說“今晚在村委會召開新溝村鄉(xiāng)村振興示范項目建設群眾會,建這個項目,,我覺得非常好,,也提了自己的意見,希望政府把我們村建得更好”,。
村民口中所說的依托小板凳召開的群眾會,,在大水井鄉(xiāng)開展的次數數不勝數?!靶“宓省蹦J?,一改往日“干部干、群眾看”的現象,,以其靈活的機制,、簡單的形式、充實的內容為群眾提供了一個“講政策,、表期望,、訴煩惱”的平臺,引導居民參與基層治理,、貢獻集體智慧,,推動矛盾糾紛源頭治理,共同營造和諧的社會環(huán)境,。
板凳上搞宣傳,,實現政策共享。針對轄區(qū)群眾留守老人,、婦女、兒童多,,務工務農忙的實際情況,,組織干部職工利用“下班后一小時”,到村委會,、農戶家中開展“小板凳課堂”,,在小板凳上,用群眾聽得懂的話將惠農政策,、法律法規(guī)等向群眾進行宣傳,,用“熟方言”講述“生政策”。今年以來,,組織不同規(guī)格的“小板凳課堂”50余場次,,受眾1000余人,既把政策送到群眾家門口,,又拉近了干群關系,,實現了雙贏。
板凳上集民意,實現決策共謀,。對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事項,,組織召開群眾大會,廣泛收集群眾意見建議,,激發(fā)群眾自治活力,。今年以來,通過“小板凳議事會”累計收集社情民意20余條,,內容涵蓋村莊建設,、人居環(huán)境整治、村集體經濟發(fā)展等各方面,,在“問需于民,、問計于民”中推動決策更接地氣、更近民意,,實現了小切口撬動“大治理”,。
板凳上調糾紛,實現矛盾共調,。通過發(fā)動“找得到家,、說得上話、做的了事”有威望的居民,,以“板凳調解會”的形式,,耐心聽取群眾意見和建議,解決群眾合理訴求,,摸準群眾思想動態(tài),,掌握不穩(wěn)定因素,一旦發(fā)現苗頭,,全力做好疏導,、化解工作,力爭把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tài),。今年以來,,通過“板凳調解會”模式調解矛盾糾紛200余件,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xiāng),、矛盾不上交,防患于未然,。
下一步,,大水井鄉(xiāng)將以更多類似“小板凳”的形式,縮短黨員干部與群眾溝通交流的距離,,達到聚民智,、贏民心的效果,,讓“小板凳里說事”成為解鎖基層治理的“新密碼”,讓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加持續(xù),、安全感更有保障。
通訊員: 阮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