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徐霞客看300多年前的云南生物多樣性

美編 張維麟 繪
“泉上有大樹,,四月會開出像蝴蝶一樣的花,,‘須翅栩然,與生蝶無異’,;千萬只蝴蝶也翩然而至,,一串串地從樹上倒掛至水面上,‘繽紛絡繹,,五色煥然’,。游人組團來看這樣的奇觀,過了五月才結束,?!边@是300多年前明代大地理學家、“中華游圣”徐霞客對云南大理蝴蝶泉的“現(xiàn)場特寫”,,動物,、植物、游人與環(huán)境和諧共生的場景躍然紙上,。
優(yōu)越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云南大學歷史系教授,、中國徐霞客研究會副會長、云南徐霞客研究會會長陳慶江介紹,,徐霞客的一生,,熱愛自然、禮敬自然,,作為他在家鄉(xiāng)以外生活時間最長的省,,《徐霞客游記》對云南優(yōu)越的生態(tài)環(huán)境、豐富的生物物種,、和諧的人與自然關系進行了頗為詳細而生動的記載,。“徐霞客晚年所到的云南,,湖多,、樹多、花多,、景多,,生物多樣性特征凸顯,他在云南多彩的山河間盡情游賞,,用心觀察,,忘情而陶醉,所留下的絕大多數(shù)記述,在今天都極有價值,?!?/p>
《徐霞客游記》中記錄了云南豐富的景觀多樣性?!靶煜伎偷摹巍覀儸F(xiàn)在的旅游概念不一樣,,他不僅僅滿足耳目心理的愉悅,更重在科學考察,,尤其到了晚年,,科考的意識和方法手段比青壯年時期更有所提升?!弊鳛橐幻艹龅囊巴饪疾旒?,徐霞客突破各種地志資料的局限,記錄了云南的江河,、山岳,、巖溶地貌、高原湖泊,、壩子等景觀,,并對此贊不絕口。
300多年前,,云南的植被狀況是徐霞客著意考察和記錄的對象,。例如,滇東的羅平以松竹為主,,竹林廣布,,縣境西部“皆叢箐密翳”,東部“叢木蒙密”,。富源“深篁密箐”,。馬龍“箐木森郁”。大姚“木叢路旁”,。姚安“樹木深密”,。滇中一帶林區(qū)略顯分散,規(guī)模比滇東,、滇西較小,,但人們有種樹愛樹的習慣,村落和寺廟周圍都有較好的林木圍繞,。滇西,、滇西北,、滇西南有廣闊的森林,,各地間林木連綿不斷。比如,賓川的雞足山“俱在深翠中”,;麗江玉龍雪山南面的解脫林“喬松連幄”,;劍川、鶴慶間“密樹蒙茸”,,劍川南境“萬松森列”,;漾濞東面蒼山西坡“古木倒盤”;騰越(今騰沖)“深樹蒙密”,;昌寧“深木叢篁”,;鳳慶“叢木交蔽”……“這些生態(tài)景觀與今天仍然大體相符?!标悜c江說,。
19世紀,英法美3國的生物學家正是因為被徐霞客對高黎貢山地貌與植被的記錄吸引,,多次組隊翻山越嶺,,不惜跋涉千里到此考察和采集標本。
豐富的生物物種
明代的云南,,不但林區(qū)的分布遍及全省,,而且名木奇花薈萃,美不勝收,。徐霞客是愛花之人,,他一路行走,一路用細膩的筆觸描寫了在他看來特別的花,。旺盛的山茶,、“映日燒林”的馬纓花、種類繁多的蘭花,、“花大如盤的”西番菊,、清香的梅、襲人的桂還有省城土主廟的菩提樹,、大理上關附近的十里香,、蝴蝶泉邊的蛺蝶花等等,不一而足,,真可說是處處奇花異卉,,美不勝收。
陳慶江介紹,,徐霞客筆下的山茶花,、杜鵑花,一個地方跟另一個地方不同,,就以蘭花來說,,光是雞足山就有很多種,,有的“一穗二十多朵,花大二三寸”,。云南植物種類繁多,,徐霞客見到了很多內(nèi)地看不到的植物;云南植物形態(tài)典型,,“花紅的形狀和我家鄉(xiāng)的相同,,只是在家鄉(xiāng)吃花紅時,對果子的顏色與名稱不符有懷疑,,到云南花紅才名副其實,,‘紅艷果不減花也’”;云南植物長勢良好,,如麗江種植60年的山茶,,起初懷疑已有上百年,而豈知是因為旺盛的生命力,,“奇妙如此”,。
對于動物,除家畜家禽外,,徐霞客還記錄了虎,、鹿、猿,、鸚鵡,、金線魚、油魚,、時魚,、比目魚、黑魚等,。云南湖泊廣布,,游記中記錄了各地區(qū)的不同魚類,對今天的魚類學研究仍有助益,。
徐霞客還總結了珍稀動物在云南的地理分布規(guī)律:“蓋鶴慶以北多牦牛,,順寧以南多象?!蹦媳备饔幸环N異獸,,只是中間隔著大理府,往西到永昌府,、騰越州,,其西漸漸狹隘,其中都有人,,卻不再有各種異獸了,。在一個省份的區(qū)域內(nèi),,既有高寒地區(qū)的牦牛,又有濕熱地區(qū)的大象,,也僅云南具備這個條件,?!斑@與我們今天所說云南省內(nèi)在南北相距近1000公里的范圍內(nèi),,涵蓋了多樣的地形地貌以及立體的氣候環(huán)境,孕育了云南極為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完全吻合,?!标悜c江說。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明代的云南,,人們對生物資源的利用和保護比比皆是,。徐霞客途中所見,寫下“菌中之珍品,、為雞菱,、樹蛾、白生香覃等”,。藥材他記錄了顛茄,、覆盆子、扶留藤,。元謀境內(nèi)有顛茄,,高黎貢山石城附近森林里的扶留藤長得特別好:“此處尤巨而長,有長六丈者”,。
那時,,云南產(chǎn)茶范圍比現(xiàn)在大,大理的感通茶,,昆明的太華茶都是珍品,。徐霞客記載,感通寺的茶樹皆高三四丈,,跟桂花樹一樣高,,采摘的時候要用梯子,“茶味頗佳,,炒而復曝,,不免黝黑”。徐霞客旅游滇西北的時候正值春天,。在鶴慶,、麗江、劍川,,村舍四周桃李燦然,,深的淺的,,“宿雨含紅,朝煙帶綠”,,成為踏青,、賞花、嘗果的游憩勝地,。
在《徐霞客游記》中,,有人工培養(yǎng)花卉、馴化品種的例子,。在永昌蒲縹,,紅花既是藥材,又可作染料,,其種植當時已具規(guī)模,。在劍川,“植盆中花頗盛,,山茶小僅尺許,,而花大如碗”,這是精心選育優(yōu)良品種的結果,。在雞足山,,蘭花的野生者僅一穗一花,葉細,;而家蘭則種類繁多,,形色兼?zhèn)洹上鄬φ?,人工培育的效果十分突出?/p>
如今在安寧溫泉曹溪寺,,徐霞客筆下寫過的優(yōu)曇花(學名山玉蘭)仍然存活,“其色白而淡黃,,大如蓮面瓣長,,其香甚烈而無實果實?!边@株樹齡超過300年的二級古樹主干部分已經(jīng)碳化,,基部的小枝長勢良好,枝繁葉茂,。安寧市溫泉街道黨工委書記劉科蘭介紹,,當?shù)貫楣艠涿窘⒘藬?shù)據(jù)庫,游客掃碼便可以查閱古樹信息,。
“徐霞客游記對大自然的描寫和點贊表達了他的生態(tài)觀——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也折射出優(yōu)美的人居環(huán)境在明代的云南是一種常態(tài)。根據(jù)中國氣象史,,明代嘉靖至清代道光年間,,中國曾發(fā)生大規(guī)模類似于現(xiàn)在的極寒天氣,,也叫明清小冰期,但我們從徐霞客記錄可以看出,,云南動植物的分布跟現(xiàn)在基本是一致的,,這其中的原因和規(guī)律,值得深入研究,?!标悜c江說。
云南網(wǎng)記者 段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