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我星期五12點考完試就放寒假啦”,。1月15日,正在村里和村組干部準備換屆選舉材料的曲靖市教育體育局駐宣威市西澤鄉(xiāng)馬戛村扶貧工作隊第一書記唐詩韻收到了一條短信,。
“好的,,等你回到家,姐姐來看看你”,。唐書記邊整理著手里的資料邊想著,,剛重返校園的李存興小妹妹要放寒假回來了,這半年的學習生活怎么樣了,?她還習慣校園生活么,?有沒有因為家庭貧困家里又給她讀書壓力了?
1月20日,,唐詩韻和駐村隊員曾建錦,、村黨支部委員何高旭到李樹凡家進行家訪,資助小李妹妹讀書的愛心人士黃姐姐知道要家訪,,特地讓唐詩韻給小李妹妹帶去了一個紅包“要過年了,,給小姑娘點壓歲錢,讓她好好學習,,照顧好自己,,提前祝她和她的家人新春快樂,闔家幸福?!苯舆^愛心接力棒,,唐詩韻將慰問金親手交到了小李妹妹手里,知道李父剛出院,,工作隊還給李父送去了營養(yǎng)品,,一道帶去的還有曲靖市教育體育局和馬戛村黨總支、村委會的關(guān)懷,。
精準幫扶摘窮帽
這場愛心接力,,還得從一年半前說起。
2019年8月,,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唐詩韻在走訪入戶排查中,,了解到李樹凡家的生活窘境:李樹凡作為一家之主,如今已經(jīng)60歲了,,患有大病干不動重活,,一雙兒女尚小,大女兒初中畢業(yè)后去貴州打點零工,,小兒子在鄉(xiāng)上念初一,,家中主要經(jīng)濟收入靠妻子打整門前2畝地為生,房子為土木結(jié)構(gòu)存在安全隱患,,屋內(nèi)采光較差,,較為昏暗,全家年人均收入不足4000元,。
針對李樹凡家的情況,,唐書記第一時間會同馬戛村“兩委”就如何精準給與幫扶進行了專題研判。按照精準識別和動態(tài)調(diào)整的要求和程序,,于2019年12月將該戶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在鄉(xiāng)黨委政府的領(lǐng)導下,馬戛村“兩委”充分發(fā)揮黨支部戰(zhàn)斗堡壘的作用,,先后對其家實施了房屋維修加固,、政府兜底保障、納入村集體農(nóng)村合作社,,每年可享受一定額度的資產(chǎn)收益分紅,、指導女主人種植收較高的經(jīng)濟作物——雪蓮果等幫扶措施,時常督促引導他們把家里的室內(nèi)外衛(wèi)生打掃干凈,。通過精準幫扶和精確指導,,李樹凡戶收入已穩(wěn)定達到了4000元,達到了“兩不愁三保障”和飲水安全,,并于2020年10月按程序順利摘掉“窮帽子”,。自納入貧困戶以來,老李家的環(huán)境衛(wèi)生與第一次入戶時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屋內(nèi)外打掃得干干凈凈,,一塵不染,簡單的家具擺放得整齊有序,,潔白的石灰墻上掛著一家四口的合照,,小小的屋子充滿了滿滿的溫馨。
知心姐姐勤家訪
在2020年7月脫貧攻堅普查遍訪工作中,,唐詩韻在李樹凡家里看見一個十多歲扎著辮子的女孩如同“孩子頭”一樣,,帶著5、6個小孩子在家里玩游戲,,小朋友們井然有序的坐在沙發(fā)上,,聽著小姑娘的指揮,大伙玩的不亦樂乎,。在好奇心的驅(qū)使下,,打聽后得知這個小女孩就是李樹凡家外出打工的女兒——李存興,戶主夫妻去地里務(wù)農(nóng)了,,因為暑假到了,,她又喜歡和小孩子一起,所以幫鄰居家看管著小朋友們在家輔導作業(yè),。
這次的家訪和以前的入戶走訪不一樣,。唐書記和隊員曾老師當起了“知心姐姐”的角色,在嘮嗑中了解了小李妹妹的故事:讀初中時候,,她的成績一直處于中上水平,,去年中考考試失利,差了幾分無緣高中,。那時,,年幼的小李妹妹跟家里說了想讀書,但李爸爸的沉默讓懂事的她打消了讀書的想法,。家庭條件就擺在那里,,哪里拿錢來讀?想而不能,,最后,,她一個人,坐著長途客車到貴州一家不起眼的店里當起了“復印店小妹”,,幫著客戶打印材料,。然而,沒有未來可言的低報酬和高強度的加班壓力,,讓漂泊無依的小李妹妹萌生了回學堂掌握一技之長的念頭,。
但是一年到頭,苦的錢剛夠生活花銷,身上沒有積蓄,,更別提能報個興趣班或讀個職業(yè)技術(shù)類的學校,。年僅16歲的小李妹妹就想著,孤身在外打工也不是個出路,,便在父母的勸說下,,返回到了家里幫著家里種種地。小姑娘淡淡地說起自己這一年的經(jīng)歷,,讓唐書記眼眶一下紅了起來,,問出了那句埋在心底的話“你想不想上學?”靦腆的小姑娘眼里流露出了對學習的向往,,一句短短的“想,,姐姐您能幫幫我嗎?”讓唐書記久久不能忘懷,。
“只有把書讀出來,,她這個家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好過了”。此時的唐書記再也坐不住了,。隨后的一個月里,,只要一有時間,唐書記就往村里跑,,多次跟李爸爸宣傳建檔立卡戶讀書可以免學雜費,、中職和技工類學校還可以申請“雨露計劃”和國家助學金等教育扶貧政策。一次次的軟磨硬泡,,做家長的思想工作,,終于換來了李爸爸一句“你們問她嘛”,點燃夢想的征途自此開始,。
重返校園圓夢想
“扶貧必扶智,。讓貧困地區(qū)的孩子們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貧開發(fā)的重要任務(wù),也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碧圃婍嵵斢浟暱倳浀脑?,將一顆顆有關(guān)扶貧助困的夢想的種子埋在了心底。
多方聯(lián)系,,四處找招生資料,,一家家看學校,一個個專業(yè)逐一分析,,一份份建檔立卡戶學生入學材料的準備……歷時一個月,,唐書記帶領(lǐng)工作隊忙前忙后,沒有一絲懈怠,。通過仔細分析和綜合考量,,馬戛村駐村工作隊結(jié)合未來就業(yè)趨勢集中研討,,最后在遵循小李妹妹個人志愿的前提下,協(xié)助她選擇了云南工業(yè)技師學院學前教育(云南工業(yè)技師學院與云南師范大學聯(lián)合辦學大專班)專業(yè),?!靶」媚锎髮.厴I(yè)后能考教師資格證,上崗證,,只要她肯努力,,未來一定可以通過知識改變命運,改變現(xiàn)狀的家庭貧困狀況”,。
2020年8月22日,第一次到曲靖的小李妹妹在駐村工作隊和學校團委書記代承坤老師的關(guān)心護送下,,通過“建檔立卡”入學報到通道,,領(lǐng)了校服,棉被,,辦了飯卡,,完成了注冊手續(xù)?!皩W雜費,、住宿費全免,嶄新的床上用品,、校服和熱情的師生,,這一切和打工完全不一樣”,滿懷喜悅之情的小李妹妹如愿開啟了校園生活,。
愛心接力解困境
入學后的一個月,,唐詩韻在例行電話回訪過程中,,了解到小李妹妹身上只有從家里帶出來的150元錢,軍訓結(jié)束后也所剩無幾,,老父親又在抱怨孩子讀書給家里增加負擔,。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愛操心的唐書記轉(zhuǎn)給小李妹妹200生活費后又開始了思考,,怎么樣才能持續(xù)幫助到小李妹妹。經(jīng)過一番準備,,唐書記主動出擊,,通過朋友圈發(fā)布助學信息,在茫茫人海中尋找到了一名愛心人士黃姐姐,,對小李妹妹開展一對一助學活動,。經(jīng)協(xié)商,,由黃姐姐每年給予3000元(為期三年)用于小李妹妹的在校生活費。除此外,,唐書記還幫助小李妹妹申請了每學期1000元的國家助學金和每年3000元的“雨露計劃”,,用于學業(yè)和生活開支。
“我以前覺得讀書很枯燥,,這學期完成了學校軍訓,,參加了豐富多彩的課余活動,成為了一名共青團團員,,當上了宿舍舍長,,還學了畫畫、鋼琴,、舞蹈,,我感覺校園生活很美好,謝謝姐姐們的幫助,,我會好好學下去的......”家訪中,,當被問道半年以來在校生活學習的情況時,17歲的小李妹妹妹妹開心地說道,。
一年來,,馬戛村駐村工作隊按照“一摘四不摘”的原則,充分發(fā)揮了黨員先鋒模范的作用,,立足教育,,集思廣益,群策群力,,繼續(xù)奮戰(zhàn)在扶貧路上,,通過入戶家訪、電話回訪,、開展“黨群夜校+”,、召開群眾會、抓好喇叭宣傳,、在線上開展高考升學指導,、在線下進行志愿填報輔導、發(fā)起社會捐贈募集項目,、邀請優(yōu)秀教師下鄉(xiāng)“傳幫帶”等多種活動形式,,實現(xiàn)了對馬戛村學前教育、義務(wù)教育,、中職教育等多層次幫扶“全覆蓋”,,不斷激發(fā)貧困戶的內(nèi)生動力,為馬戛村下一代健康成長和西澤鄉(xiāng)教育事業(yè)發(fā)展作出力所能及的貢獻,。
作者:曲靖市教育體育局派駐宣威市西澤鄉(xiāng)馬戛村工作隊 曾建錦 唐詩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