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屯上村再傳喜訊:教育扶貧結(jié)碩果,,彝家飛出“金鳳凰”,,吳叢俊今年高考以703分的高分被北京大學醫(yī)學部臨床專業(yè)錄取,。
屯上村屬宣威市海岱鎮(zhèn)月亮田村委會海拔最高的少數(shù)民族自然村,在40戶131人口中,,80%是彝族,,中考、高考成為人們茶余飯后的佳話,。村莊坐落在海拔2400米以上老屯梁子的山崖頂上,,曾是“出行難、飲水難,、用電難,、上學難、增收難,、生存環(huán)境難”的“六難”村,。
脫貧攻堅戰(zhàn)打響之后,昆鋼公司掛鉤宣威市海岱鎮(zhèn)并安排駐村工作隊員進駐月亮田村委會,,針對屯上自然村的特殊情況,,掛鉤單位與當?shù)攸h委政府開出良方,、狠下猛藥,一系列扶貧舉措落到實處:修天路,,破解出行難問題,;整體實施易地扶貧搬遷,破解安居難和生存環(huán)境臟亂差突出問題,;興產(chǎn)業(yè),,建立專業(yè)合作社發(fā)展特色種植破解增收難問題;全面落實貧困戶子女就讀學雜費減免,、營養(yǎng)餐改善,、寄宿生生活補助費、貧困子女大學貸款補助和“雨露計劃”等幫扶政策破解上學難問題……
扶貧先扶志,、治窮先治愚,。提起孩子上學讀書有多難,吳叢俊的母親萬竹玉說:“沒有修路前,,孩子們上學道路十分陡峭崎嶇,,很多地方坡度達到六七十度,村民買糧購物也只能用人背馬駝,,除了走親戚,,與外界聯(lián)系較少?!?br/>
因為貧困與落后共存,,一直受出行難、上學難,、飲水難,、安居難諸多難題制約,所以,,他們更能懂得“知識改變命運”的道理,。萬竹玉繼續(xù)說:“自己的命運改變不了,但一定要把孩子們送出大山,,我們夫妻倆就是懷著這樣的信念,,再苦再難也要撫育兩個孩子上學讀書。吳叢俊剛讀書時才有四歲多,,在三家村新營校點就讀,,因不通路,我每天早上五點多就得起床,,背著孩子去上學,,早上送、晚上接,一個來回要一個半小時,,風里雨里她堅持了三年,,上四年級后吳叢俊才轉(zhuǎn)到山腳下的村完小寄宿制就讀。吳叢俊從小就比較聽話,、懂事,,在城里讀高中時,放假回家,,經(jīng)常學習到凌晨一兩點,,白天還主動幫父母到地里面干活,他的理想就是考上清華或北大,?!?/p>
吳叢俊的父親吳六盤介紹:“兒子的高中在宣威市六中就讀,今年高考結(jié)束后吳叢俊就跟我在昆明打工,,他說在考數(shù)學時最后一道題做錯了,,他估計考清華或北大沒有希望了,計劃掙點補習費后再回學校補習,。高考成績公布時他還和我在工地上,,他說考得703分,成績還算不錯,,拿到通知書后總算如愿以償了,,是我送他去上大學的?!?br/>吳叢俊的妹妹吳露虹說:“哥哥考取北大,,是他努力學習的結(jié)果,要向哥哥學習,,即使考不上北大也要考個好的大學,?!?/p>
吳叢俊就讀小學的月亮田完小,,他的小學老師黃荷花今年教五年級?;貞浶W時期的吳叢俊,,黃荷花老師說:“當時是他母親送來學校,吳叢俊個子瘦小,、話不多,;但是,學習態(tài)度端正,,作業(yè)認真完成,,上課認真聽講,不會犯錯誤,,也有點固執(zhí),?!秉S荷花還說:“過去的月亮田小學,桌椅板凳是木板和磚塊搭起來的,,下雨天教室里就會出水,,下課時就要帶著學生用臉盆端水排澇,那時的孩子比較好管理,、愛學習,。在教育扶貧工作中,學校的教育教學條件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城市擁有的教育教學設施,,我們鄉(xiāng)下學校都配備了,現(xiàn)在的學生是從一年級就實行寄宿制,,教育教學環(huán)境條件與過去可謂是天壤之別,。”
在月亮田村委會,,村總支書記陳鵬介紹:“教育是脫貧攻堅的治本之策,,目前全面落實了貧困戶子女就讀學雜費減免、營養(yǎng)餐改善,、寄宿生生活補助費,、貧困子女大學貸款補助和‘雨露計劃’等幫扶政策,上學不再是難題,,村里尊師重教的氛圍非常濃厚,,這里70%以上孩子能考上大學?!?br/>
如今的屯上村,,40戶131人,戶均住上134平方米的別墅,,自來水,、電、水泥路,、通信網(wǎng)絡直通每戶人家,,村民人均純收入超過5000元,適齡兒童全部入學,,該村被宣威市評定為“三治融合”示范村,。
在打贏教育脫貧攻堅戰(zhàn)中,宣威市投入20.2億元改善辦學條件,,新建,、改擴建學校614所,新建校舍面積92.7萬平方米;落實“雙線六長”控輟保學責任制,,按照“一人一方案”要求落實輟學學生勸返責任,,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fā)展通過國家評估認定,實現(xiàn)了最好的房子在學校,,最美的環(huán)境在校園,,激發(fā)了一批貧困學子,通過勤奮刻苦,、拼搏進取圓了大學夢,,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宣威教育成為云南省的一張名片,。文/圖
沈良斌 董婭娟 付荷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