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不算幸運,,心靈卻奏出美的贊歌。在失去右腿的39年里,,他靠著兩支拐杖,,一腔熱忱,,努力奮斗,,樂此不疲,傳遞絲絲溫暖,,單腿畫出最美的軌跡,,走出了一條別樣的人生路。今年66歲的他,,容光煥發(fā),,精神健碩,他就是李紹林,,馬龍區(qū)納章鎮(zhèn)方郎村的“張海迪”,。
直面困難,逆境中堅持
李紹林家住方郎三組,,1981年,,時任方郎村生產(chǎn)隊隊長的他,在參加集體勞動中被拖拉機犁頭刮傷,,造成右腿截肢,,當時大女兒5歲,二女兒3歲,,兒子才8個月,,噩耗傳來,猶如晴天霹靂,,一時間,,家里的頂梁柱變成了需要照顧的對象,岳父母,、自己和三個孩子一家七口的衣食住行,,全部將由妻子彭桂秀一人扛起。
“我垮了,,這個家庭也就垮了,,雖然現(xiàn)在身體垮了,但精神不能垮,?!奔幢闵硖幚Ь常膊环艞墝γ篮蒙畹南蛲妥非?,李紹林懷著一顆向上向善的心,,選擇面對現(xiàn)實。
殘缺的身體,,強大的心靈。李紹林咬牙適應(yīng)“新”的生活,慢慢的從痛苦的陰影中走出來,,與妻子彭桂秀共同面對生活的苦楚,。一年后,他拄著拐杖重新回到了人們的視野,,不同的是他失去了右腿,,相同的是依然一身正氣,吃苦耐勞,,能量滿滿,。在他看來,一個人身體的病殘是可怕的,,但比身體的病殘更可怕的是心靈的傷殘,。
生活中,他直面困難,,從不言棄,,栽種烤煙、種植玉米,、收拾房前屋后,、洗衣做飯……“我在家重的做不動,輕的能幫一點是一點,?!彼推拮硬粩嗯ΓS持家庭開支,,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雖不斷咬牙堅持,,但家庭收入仍顯拮據(jù),。
2015年,李紹林因身體殘疾,,幾乎沒有勞動能力,,并伴有高血壓,常年藥物不斷,,妻子也年老體弱,,勞動能力逐年下降,靠著6畝多地維持家庭開銷,,家庭純收入低得可憐,。通過前期的摸底排查,他一家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并相繼享受了教育扶貧,、健康扶貧,、養(yǎng)老保險、公益性崗位,、安全飲水等扶貧政策,。
通過李紹林一家的努力以及在政府的幫助下,他于2017年將原本外面大雨,,里面小雨的的危房進行拆除,,蓋起了新房,一家?guī)卓诟吲d的住進了“小洋房”,。如今,,駐村工作隊正在積極爭取相關(guān)部門為李紹林安裝假肢事宜。
“現(xiàn)在國家政策真是好,,但是自己不動,,也一樣脫不了貧?!彼沁@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成為建檔立卡貧困戶以來,,他不等不靠,,在村組干部及駐村工作隊的宣傳、幫助下,,兒子到昆明快遞公司務(wù)工,,兒媳在嵩明方便面廠上班,小兩口年收入70000余元,,妻子在村里當起了保潔員,,每月收入500元,同時,,每年以土地入股百合種植大戶,,獲得收益3400余元,收入穩(wěn)定,。
永不言棄,,立志脫貧。現(xiàn)在,,他們的家庭純收入近80000元,,人均純收入達12000余元,達到了“兩不愁三保障”標準,,于2018年順利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感謝鎮(zhèn)村干部,、工作隊幾年來的關(guān)心幫助,,我家的日子也慢慢好起來了,。”李紹林說,。
助人為樂,,家貧志不貧
見到李紹林,很難將他與“助人為樂”這個詞聯(lián)系在一塊兒,,覺得他能把自己照顧好已經(jīng)很了不起了,然而他硬是憑著自己堅強的毅力和對生活的信心,,讓家庭和和睦睦,,更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感染著身邊人,成為了村里有名的“熱心人”,。
2019年,,方郎村大力整治農(nóng)村人居環(huán)境,改善村容村貌,,由于資金緊缺,,村委會號召廣大村民積極投工投勞,捐贈樹苗,,共建美好家園,。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李紹林不僅力所能及的捐贈了10余棵樹苗,,還打電話給親朋好友,,動員他們也一起捐樹,加入到“紫薇大道”打造及村莊綠化美化工作中,。妻子彭桂秀及兒子兒媳也投工投勞參與到整治的大軍中,,在大家的齊心協(xié)力下,方郎村共收到各類樹苗500余株,,如今,,原來的農(nóng)村“三堆”不見了蹤影,取而代之的是一株株搖曳生姿的小樹,,村莊的“四旁”綠化顯現(xiàn)成效,。
在人飲水水源點陶家龍?zhí)兜母脑旖ㄔO(shè)中,李紹林也是一腔的古道熱腸,,愣是把五六戶“釘子戶”的思想工作做通了,,今年63歲的彭桂秀帶著孫子、孫女參與其中,,鋪設(shè)草坪,、挖坑、填土……毫不遜色?,F(xiàn)在的陶家龍?zhí)?,盛開的鮮花,、舒適的涼亭、碧綠的草坪,、整齊的柵欄,、茂盛的海藻、散落在綠地中的“馬步樁”……甚是愜意,,陶家龍?zhí)秾崿F(xiàn)華麗轉(zhuǎn)身,,變?yōu)椤昂蠡▓@”,成為村民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斑@個就跟干自家的活計一樣,能幫上一點是一點,,這里建好了還不是為方郎村的老百姓好,。”彭桂秀如是說,。
在龍洞大溝建設(shè)中,,他更是杵著拐杖到施工現(xiàn)場去幫忙,他總說:“我是腿瘸了,,又不是手斷了,,用鋤頭這些活我還是能干的”。并積極參與到秧田沖水庫,、小營公路等工程的修建工作中,。同時,他主動將自家墻腳邊上用來保護“墻拐子”的“石腳”鏟除,,在他的感染和帶動下,,村內(nèi)30多家村民自覺把“石腳”鏟除,村莊道路寬敞了,,環(huán)境優(yōu)美了,。
貧困戶高大伯是村里的“執(zhí)著人”,他的住房被列入危房改造,,雖然村組干部,、駐村工作隊人員耐心做思想工作,可是始終不愿意進行危房改造,,于是李紹林拄著拐杖親自到他家做思想工作,,用堅持與執(zhí)著打動了這位“執(zhí)著人”。
“村委會是一個大家庭,,家庭中的每一個成員們都有義務(wù)讓這個家生活得更好,,日子過得更紅火,尤其是我們這些困難群體,,社會給予了我們那么多,,我們當然要在力所能及的回報國家社會,。”李紹林說,。
“孩子很孝順,,兩個女兒給在村頭,得空也會回來幫忙洗洗衣服,,收拾收拾房前屋后什么的,,時不時的還幫襯下我們?!币陨碜鲃t,、言傳身教以及和諧的家庭氛圍,給了孩子最有營養(yǎng)的“成長土壤”,,練就了孩子獨立、剛毅,、樂于助人的性格,,孫子、孫女就讀于方郎小學,,懂禮貌,、有禮術(shù),一家?guī)卓?,其樂融融?/p>
物質(zhì)的匱乏并不可怕,,心靈的貧瘠卻是最大的貧窮。李紹林在困難中,,用拐杖支撐意志,,用一只腳踏平坎坷,用剛毅主宰自己的命運,,不僅樹立實現(xiàn)脫貧,,更一心感恩回報,演繹著屬于他自己的動人樂章,,綻放著不一樣的精彩,。(通訊員:朱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