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史光柱:黑暗中的追夢人生
助理員打過招呼后,史光柱摸著墻,,從臥室緩步走到客廳中央,,熱情地與來人握手后,,在沙發(fā)上坐下。
在他臨時居住的家里,,我們見到了從北京回昆明講課的史光柱——這位景仰已久的英雄,。
他是一位雙目失明的人,1963年出生于曲靖馬龍,,18歲入伍,。
1984年4月28日,,收復老山的戰(zhàn)斗打響時,他才21歲,,風華正茂,。激戰(zhàn)中,他臨危受命,,在4次負傷,、8處重傷、雙眼球被炸出的情況下,,帶領全排收復兩個高地,,出色完成了戰(zhàn)斗任務,榮立一等功,,被中央軍委授予“一級戰(zhàn)斗英雄”榮譽稱號,。
35年來,他勇敢直面人生,,一直保持奮進姿態(tài),,在黑暗中艱辛摸索前行的路,追夢不止,,玉汝于成,,成為作家、音樂家,、演講家……走出了人生的別樣路,。
一首唱響祖國大地的《小草》
“沒有花香,沒有樹高,,我是一棵無人知道的小草……”
1985年,,央視春節(jié)聯歡晚會。
從戰(zhàn)場上撤下的戰(zhàn)斗英雄史光柱受邀來到舞臺上,,深情唱著《小草》,,他那一身軍裝、佩戴墨鏡的形象迅速傳遍大江南北,,走進千家萬戶,。
今天,作為軍人的史光柱已經淡出人們的視野,,但他的英雄事跡卻從未被忘卻,。在網絡上搜索他的名字,戰(zhàn)斗英雄,、作家,、音樂家、演講家……無數關于他的信息撲面而來,。
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慶典前夕,,他被邀請去人民大會堂參加“最美奮斗者”頒獎儀式,,很多人慕名走近求合影。
1984年4月28日,,收復老山的戰(zhàn)斗正式打響。
戰(zhàn)斗進入白熱化狀態(tài),,史光柱所在的駐滇某部2排是尖刀中的尖刀,,在向敵某高地進攻中,2排長劉朝順被炮彈炸成重傷,,很多戰(zhàn)友犧牲,,于是,作為代理排長的史光柱臨危受命,,組織繼續(xù)沖鋒,。
“死也要死在頂峰!”他在槍林彈雨中怒吼著,。
沖鋒中,,一枚地雷被踩響,史光柱再次負傷,。左眼球被炸出,,右眼也被彈片擊中,血肉模糊,,天旋地轉,。
他強忍著劇痛,又一次向山頂發(fā)起了沖鋒,。
炮火將整個山頂都打翻了,,史光柱在喊殺聲中重重倒了下去……
當他從戰(zhàn)地上醒來,問的第一句話就是:“高地拿下來沒有,?”
連長哭著說:“史光柱,,高地拿下來了,你的任務完成得非常出色,?!?/p>
那場戰(zhàn)斗中,史光柱身負8處重傷,,雙眼球被炸傷……
戰(zhàn)前,,史光柱向連隊遞交血書,請求擔負最艱巨的作戰(zhàn)任務:“寧可前進一步死,,也決不后退半步生,。”
后來,,他的英雄形象被畫成連環(huán)畫,、油畫,,英勇事跡被譜成歌曲、寫成故事,,傳遍祖國大江南北,,《勇士強者史光柱》成為幾代人的記憶。
“上戰(zhàn)場前,,我只想到了死,,尤其是沒想到雙目會被判處死刑……我肆無忌憚地哭?!笔饭庵谄浠貞浳恼轮杏涗浟四嵌涡木?。
21歲,正要享受陽光四射的生活,,他卻從此告別了光明,。得知兒子的噩耗后,史光柱的父親突發(fā)心臟病,,不久就撒手人寰,,母親也不堪重擊,身患疾病長達數十年直至去世……
“我知道,,今后伴我的將是茫茫黑暗,。”史光柱回憶起那段難熬的時光時說,。
“用筆射出的子彈同樣可以擊中目標”
時至今日,,史光柱對那場戰(zhàn)斗的場景記憶猶新,但他更愿談這些年來他一直堅持做的幾件事,。
“既然連死都不怕,,還怕活嗎?,!”走下戰(zhàn)場,,史光柱再次挺起了軍人的脊梁,努力在黑暗中敲打著未知的路面,,尋求著認知未來的新方式,。
在人們的指點幫助下,入伍前只有初中文憑的史光柱開始學習盲文,。1985年6月,,還在上海一家醫(yī)院進行康復治療的他通過自學在當地報紙上發(fā)表了處女作《我戀》。
“我戀春天的翠綠——生命的象征,;
我戀夏日的火紅——奔放的熱情,;
我戀秋天的金黃——碩果累累;
我戀冬日的潔白——純潔堅貞……”
這首自己口述,、由護士幫忙記錄下來的詩一經發(fā)表便引起極大震動,。
小詩寫出了他對光明的渴望,、對生活的熱愛,從此,,他的創(chuàng)作欲望一發(fā)不可收拾,。
1986年,他被成立不久的深圳大學中文系破格錄取為本科生,。史光柱用錄音機把老師講的課錄下來,,一遍遍地聽;請同學幫忙讀書給自己聽,;把信簽紙疊出折痕,摸索著沿著折痕寫字,;學校專門設置口試……
“有聽不懂的字,,我就請別人用手指在自己的掌心上邊寫邊解說,我一筆一畫地去感受,,一個字一個字地去領悟,。”4年的大學生活里,,史光柱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與努力,。
1990年7月,憑著強大的恒心和毅力,,他修完了將近90門課程,,大學畢業(yè),成為我國第一位獲得學士學位的盲人,。
“上大學拓寬了我的知識面,,重塑了我的思考方式,也極大增強了我的自信心,?!笔饭庵f。
1994年12月,,他的第4本詩集《眼睛》出版,,隨后詩集《寸愛》出版,中國作協專門召開研討會,,并提出“史光柱詩歌現象”,,引起文學界關注。
1997年,,他深入西藏采風,,壯美深邃的雪域高原秘境、艱苦卓絕的邊防官兵生活,,讓他深深震撼,?;貋砗螅麑懴铝?8萬字的《藏地魂天》,,一篇篇觸摸,、感受、聽出來的文章,,或純樸自然,,或自由奔放,或蕩氣回腸,。中國散文學會,、紀實文學聯誼會聯合舉辦的“中華之魂”文學評選活動給予此著作最高獎的褒揚。
30多年來,,他筆耕不輟,,記錄生活,壯志抒懷,,發(fā)表詩歌,、散文、游記等作品700余篇,,獲包括魯迅文學獎在內的國家級文學獎21次,,出版《我戀》《寸愛》《藏地魂天》《春天,我的春天》等多部詩歌,、散文集,、音樂專輯,10多個國家翻譯出版其作品,,傳播其勵志故事,。
“用筆射出的子彈同樣可以擊中目標?!笔饭庵f,,“我就是一個戰(zhàn)士,從一個高地轉到另一個高地,,以筆代槍,,牢牢地守住屬于自己的陣地?!?/p>
“光柱的詩是血寫的詩,,是心靈歷程的深刻而真誠的記錄,這樣的詩震撼人心,,卓絕獨立,,將不朽永存!”比較文學大家樂黛云如是評價。
在史光柱詩歌自選集《陽光一點》的封底,,著名詩歌評論家謝冕推介說:“他的語言短促有力,,如起床號、如跑步聲,,有震動感,,盡顯軍旅本色?!?/p>
“光柱在他的散文里給讀者暴閃的這些光亮四射的思想,,是一種力量,光明的力量,,向上的力量,,正能量的力量!”當代散文家王宗仁高度評價其散文,。
“做些有意義的事情”
“一路走來,,我始終認為,一個人生命陽光,,才會給人陽光;心明亮,,才會給人光明,。”這是史光柱的詩,,也是他的生活哲學,,更是他的實踐。
“戰(zhàn)士無畏,,英雄忘我,。”黑暗中的史光柱選擇了“力所能及地做些有意義的事情”這條路,。
除了文學創(chuàng)作,,他多年來受邀在全國巡回演講近3000場次,聽眾達數百萬人次,,其勵志故事影響了無數人,。
2006年,史光柱從中國人民解放軍某部副政治委員的崗位上提前退休,,成為北京市豐臺區(qū)第一干休所的一名軍休干部,。
在一次走訪中,他知悉了傷殘戰(zhàn)友的困頓境況后,,幾日忐忑不安,、惆悵不已,毅然站出來,四處奔走,,幫助戰(zhàn)友解決困難,。
“一個人的力量極為有限?!?014年,,史光柱用積攢的稿費和工資注冊成立了北京助殘愛心公益促進會,奔忙在公益事業(yè)最前線,。
在一次公益活動中,,一位有輕生念頭的殘疾年輕人被史光柱的勵志故事所震動,在后來的通信中,,史光柱與其傾心交流,、給其鼓勵。
近年來,,史光柱帶領身邊的愛心人士直接幫扶特困人群1.7萬余人次,,個人救助的人員多達2000余人……
“讓更多的人心中有愛,也許你的只言片語就能幫人搭起終生的橋梁,?!贝壬坡飞希饭庵⑦@句話掛在嘴邊,。
史光柱曾被評為“全國自強模范”,,在“為新中國成立與建設作出突出貢獻的雙百人物”評選中榮獲“感動中國人物”……
黑暗中的追夢人生,一級戰(zhàn)斗英雄一生都在戰(zhàn)斗?。ㄓ浾?左超)
短評
采訪結束時,,史光柱送給記者兩本書,并在書上鄭重地簽下了自己的名字,,筆力遒勁,。
一本是他的散文集《星星樹》,另一本是詩歌集《陽光一點》,,這兩本由中國盲文出版社出版的書,,拿在手里,重若千鈞,,讀之讓人平靜,、深思、昂揚,。
文如其人,,這話放在史光柱身上再合適不過了。細細品讀他的文章,,質樸的赤子之情躍然紙上,,奮進的力量噴薄而出,。
他拄著拐杖在黑暗中摸索,卻發(fā)出了耀眼的光芒,,照亮著別人,,鼓舞著別人。
他是一位作家,,30余載筆耕不輟,,努力用文字創(chuàng)造了一個色彩斑斕的世界;
他是一位慈善家,,幫助數千名殘疾人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
他還是一位演講家,為年輕人講述革命故事,,讓人們知道精神傳承的力量,;
他更是一位讓人敬仰、敢與命運作堅決斗爭的硬漢,、勇士,、強者,是當之無愧的新時代最美奮斗者,。
通過他寫的文,,透過他做的事,我們可以管窺他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雙目失明后,,他靠著堅強的意志和頑強的毅力,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艱難困苦,,不斷嘗試著超越自我,。
他超越了自我,活出了生命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