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網訊(記者 徐武)“這個地方的價值絕對不亞于澄江帽天山動物化石群的價值,。澄江化石群已經是世界級的自然遺產,我們這兒還什么都不是,。如果曲靖能重視起來,把這個地區(qū)開辟成一個地質公園,,從省級到國家級,、再到國際級一步一步打造,我覺得絕對夠得上成為世界級的地質公園,?!?月11日下午,再次回到位于曲靖經開區(qū)城郊的西屯動物群(泥盆紀)遺址,,看著前來曲靖參加第15屆早期脊椎動物國際學術研討會的百余名國內外院士專家,,像自己曾經一樣拿著小錘尋遍每一寸土地,83歲高齡的中國科學院院士,、曲靖師院自然歷史文化研究中心名譽主任張彌曼面露慈祥的笑容,,感慨頗多。
張彌曼查看國外院士專家發(fā)現的化石標本
憶往昔歲月崢嶸
“早在100年前,,中國地質事業(yè)的先驅者丁文江就在曲靖發(fā)現了古魚化石,,是中國學者最早發(fā)現的魚化石。上世紀70年代以前,,我的前輩楊鐘健,、劉東生,、劉玉海等人來到西屯,當時的西屯化石多的不得了,,隨手一撿,,就能找到魚類腦袋的化石,還有整個身子連著腦袋的完整的化石,,老鄉(xiāng)們也不知道這些化石有什么用,,表現得見怪不怪。70年代以后,,我多次來到這里,,化石也還很多。但頭一次來的時候這片還是荒山,,因為要發(fā)掘化石,,把土地挖松了,第二次來的時候已經被老鄉(xiāng)種上了莊稼,,即便如此,,我們在田地里面也很容易找到化石,只要不破壞老鄉(xiāng)的莊稼,,他們也不會干涉我們,。”張彌曼說當時都認不出來這些是什么化石,,只覺得這些東西跟別的國家的非常不一樣,,就想慢慢弄明白,而國外的學者看了也很關心,。經過長時間的研究,,直到80年代初,張彌曼和他的同事們才把這些化石命名為楊氏魚,、奇異魚等,,并提出了一些新觀點:脊椎動物最開始是沒有下頜且不能咀嚼,從沒有下頜的脊椎動物變成有下頜的脊椎動物,,從無頜類和盾皮類變成硬骨魚類,,逐漸上到陸地,到變成四足動物,,逐漸進化到現在像我們這樣的人……一系列學術研究成果不斷刷新著古生物界對這些問題的認知,,令這片不到1平方公里的山頭成為肉鰭魚類起源和早期分化的中心地。
“毫不夸張的說,,西屯動物群(泥盆紀)遺址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張彌曼認為,,它是古脊椎動物研究學者的“圣地”,!
這一說法,,得到了瑞典皇家科學院院士Per E.Ahlberg的認同?!拔彝耆鈴垙浡菏康呐袛?,這是非常非常正確的。這里是最重要的化石研究地點之一,。世界上有很多的早期脊椎動物的化石點,,但像這樣一個在四億年前左右,有著如此多樣性的化石和產生重大意義的化石點是非常非常難得的,。”Per E.Ahlberg告訴記者,,早期脊椎動物國際學術研討是兩年開一次,,至今已舉辦了15次。但是4年前就宣布2019年要在中國曲靖舉行,,所有該領域的研究者都非常的興奮,,表示一定要參加?!罢鐝垙浡菏克f,,這里是化石研究的‘圣地’,我們一定要來‘朝圣’,?!?/p>
看今朝薪火相傳
上世紀90年代初,張彌曼決定把肉鰭魚類研究這一頻出世界級成果的“金礦”交給學生朱敏,。從 2007 年開始,,朱敏率領團隊開始大規(guī)模地在曲靖的志留紀地層中逐層尋找魚化石。
朱敏向院士專家們介紹瀟湘動物群(志留紀)遺址的基本情況
長年的野外考察,,風餐露宿,、風吹日曬早已習以為常,一座小山在一把把小錘敲擊下被移平成為石堆……功夫不負有心人,,2009 年,,在麒麟區(qū)石灰窯村的一處山坡上,一條名為“夢幻鬼魚”的有頜類化石被發(fā)現了! 它的名字足以證明其不凡地位:它是迄今世界上最古老,、 保存最完整的有頜類化石,,人類第一次捕捉到了那條如“夢幻鬼影” 般魚形祖先的樣子。這個小山坡也被命名為瀟湘動物群(志留紀)遺址,。
此后,,這里還發(fā)掘出麒麟魚、宏頜魚,、甲鱗魚等大量豐富,、完整的志留紀魚化石,,令瀟湘動物群和西屯動物群“齊名”,被印在國際通行的古脊椎動物教科書上,,也成了全球古生物學者心目中的”圣地”,。
“我簡直是太激動了,居然能夠來到這里,。這個地方太厲害了,,它不僅對曲靖來說很重要,它對全人類和全世界來說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地方,?!?月11日上午,站在瀟湘動物群(志留紀)遺址上,,世界前古脊椎動物協(xié)會主席John A.Long激動地向記者介紹這個地方的重要性,。“我們在思考自己是從哪里來的時候就會想到曲靖的化石,,曲靖的化石是獨一無二的,,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個能在此處發(fā)現各種不同的有極大科研價值的魚類化石地點。這片土地不僅僅是一塊單純的土地,,它更像一個連接點,,溝通了人類的進化史和現有的一些化石標本之間聯系,讓我們了解中國和世界其他各個國家的聯系,,以及泥盆紀和志留紀的聯系,,有助于這個學科的發(fā)展?!?/p>
從事早期脊椎動物研究40多年,,早在1981年和1987年就到過曲靖考察的澳洲國立大學榮譽客座教授,澳洲博物館客座教授 Gavin C. Young 也毫不掩飾自己的激動之情,?!斑@是我第三次來到曲靖,卻是第一次來到瀟湘動物群(志留紀)遺址,,我只想說曲靖這個地方每次都能帶給我不一樣的感受,,之前兩次沒有來這里真是太遺憾了。這里是一個對人類來講非常重要的化石點,,這個化石點回答了‘我們脊椎動物是在什么時候開始有下巴’這一重要課題,。麒麟魚、宏頜魚,、 甲鱗魚這三大奇特的魚類,,只有在曲靖才能發(fā)現,它們對我們的研究產生了極大幫助。不能想象如果沒有它們,,我們的研究還會有哪些重大的突破,!”
接受完采訪,John A.Long和Gavin C. Young 和其他專家學者一樣,,趕快來到碎石堆里敲打起一塊塊看似并不起眼石頭,。他們蹲著、站著,、趴著,,姿勢各異,不時拿起敲出的石頭用放大鏡仔細考量,,還有的三五成群進行交流,,展示自己的發(fā)現,現場不時傳出“Amazing,、Exciting……”的驚嘆聲,。
展未來任重道遠
看到專家學者們對曲靖兩個化石群遺址的崇敬與喜愛,哪怕返程的時間已經到了,,大家依然抓住最后的一分鐘時間再多敲一塊石頭,張彌曼和朱敏打心眼里高興,,卻又泛起了長久以來的擔憂,。
“隨著城市化發(fā)展,兩個遺址點的化石保護工作已經遭遇到了挑戰(zhàn),。比如,,西屯村那條土路兩邊本是化石保護核心區(qū),但從去年底開始,,有人偷偷在路邊傾倒了渣土和垃圾,。遇上這種事,雖然找經濟開發(fā)區(qū)管委會和國土資源分局很快就解決眼前問題,,但也只能在附近豎起幾塊警示牌,,不能根本性地解決問題?!敝烀魹榇撕茴^疼,。
張彌曼認為,當地政府要切實重視起來,,做好遺址的保護工作,。“或許短期內需要投入一些資金方面的支持并且不會很快見效,。最有效的就是將其開辟成為地質公園,,進行開發(fā)、利用和保護,在不久的將來一定可以看到它們對曲靖文化發(fā)展的作用,。此外,,還要加強對生物演化知識的宣傳教育力度,讓大家都知道兩塊遺址的重要性,,動員他們積極參與到保護工作中來,。”
朱敏非常贊同自己老師的看法,?!傲暯娇倳浽谑糯髨蟾嬷刑岢觯獔远ㄎ幕孕?,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通過把這個地方打造成曲靖一個名副其實的名片,能夠給曲靖的文化自信增添一份重要的籌碼,。文化可以帶來GDP,,也可以推動整個地區(qū)的經濟發(fā)展?!?/p>
朱敏(左一)在與外國專家交流
“對曲靖的魚化石標本研究是對科學的貢獻,,也會造福子孫后代。通過這次國際學術研討會,,一定會讓更多的人認識曲靖,、了解曲靖,讓更多曲靖人知道家鄉(xiāng)還有這么一處寶貴的資源,、寶貴的財富,。”朱敏對此深信不疑,?!叭f事開頭難,只要我們做起來,,一定會逐步推動我們理想的實現,,但還需要政府相關部門的積極推動?!?nb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