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日,隨著新年的第一縷陽光照亮大地,,會澤縣雨碌鄉(xiāng)迎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地縫穿越賽,。伴著冬日的暖陽,200多名來自全國各地的運動愛好者,,穿越雨碌大地縫,,在醉人美景中闊步奔跑,用腳步丈量夢想,,用汗水澆灌希望,,以健康開啟新年,一起慶賀元旦佳節(jié)的到來,。
1月1日上午,,在雨碌鄉(xiāng)小米村大地縫活動現(xiàn)場,來自全國各地的參賽選手,、當(dāng)?shù)孛癖?、賽事工作人員全部齊聚雨碌地縫。作為一名體驗者,,我也加入到了個人組的參賽隊伍當(dāng)中,。我和同行的參賽隊友經(jīng)過了報到、檢錄,、領(lǐng)取物資,、簽署免責(zé)協(xié)議等流程。啟動儀式后,,中午13:30分,,隨著裁判員的發(fā)令槍聲,選手們像離弦的箭一般邁開大步向前開跑,,我跟隨著個人組的參賽隊伍一起出發(fā),開跑一小段路程后,,由于體力不支,,我從開始的奔跑,,變成了后來的徒步,不一會兒,,我就被參賽選手遠(yuǎn)遠(yuǎn)拋在了后面,。
我想,既然追不上隊友,,就慢慢徒步,,邊走邊看吧,能在沿途領(lǐng)略地縫的美景,,感受大自然的氣息,,這樣的體驗也不錯。我沿著步行棧道慢慢前行,,沿途是連綿起伏的群山,,層巒疊嶂,郁郁蔥蔥,,棧道下的深谷中巨石橫臥,,清泉奔涌,水聲隆隆,。我伴著小米河的潺潺流水,,來到了大地縫的入口“生命之門”?!吧T”景觀高30余米,,兩邊巖壁相連深達(dá)90余米,形成了一個幽深莫測的洞窟,。拱形的生命之門上長滿了密密匝匝的小灌木,,隨風(fēng)飄搖的小草,在陽光的照耀下,,流淌出碧綠的曲線,。面對這道形象的“生命之門”,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解讀和感悟,,我想走進去,,將預(yù)示著不息的生命,我虔誠地對著生命之門鞠躬致敬,,并默默提醒自己:“不忘來時路,,珍惜當(dāng)下的每一天,珍愛身邊的每一個人”,。
在洞口驀然回首,,屹立在藍(lán)天白云上的大思想者格外引人注目,這尊自然形成的石峰,額首低垂,,左手護胸,,右手托腮,仿佛正在凝腮沉思,,它形神兼?zhèn)?,惟妙惟肖,酷似法國羅丹的傳世之作“思想者”,。在地縫上面仰天而臥的“睡美人”,,她體態(tài)安詳,風(fēng)情萬種,,與民間流傳的那個地神和九十九個小伙共同戰(zhàn)勝天將而形成地縫和變成睡美人的神話傳說一脈相承,。
懷著敬畏之心,我通過生命之門,,走進大地縫,,從地縫中涌出的空氣,帶著幽幽的溫度和濕潤,,我不由得雙眼微閉,,無限陶醉地深呼吸一口大自然的氣息,頓感由鼻入口的空氣都是甜甜的清新潤澤,。進入“生命之門”后,,地縫內(nèi)曲徑通幽,兩邊陡峭的山崖上,,草木茂盛,,水滴盈盈。每前進一步,,我都會發(fā)出聲聲驚嘆,,抬頭仰望,天成一線,,環(huán)望兩壁,,千嶂疊翠,森然陡峭,。一縷縷陽光自高高的山縫中折射下來,,峽谷時而幽暗,時而俊朗,,地縫猶如一座神奇的迷宮,,變幻多端。洞內(nèi)頂部呈弧形,,有上億年巖漿形成的道道褶皺,,被當(dāng)?shù)厝朔Q之為天花板,,長約20余米,過了天花板,,但見青天一線,,在綿延曲折的地縫中,空間漸漸開始變得逼仄,,狹窄幽深的地縫中溪流淙淙,怪石林立,,左右山崖,,壁立千仞,有如斧劈刀削,,在陡峭的石崖上,,常年掛綠,長滿了藤蘿叢樹,、青苔和蕨類,,這里一叢,那里一簇,,青翠欲滴,,很是養(yǎng)眼。它們落戶在這里,,在光滑堅硬,、沒有泥土駐留的山巖之上頑強地生長,在絕壁處求生,,這就是生命與自然的奇跡,。
從崖石上沁出的神泉水飛流而下,如銀線,、似珍珠,、又如透明的水晶,那么透亮,,那么晶瑩,,沒有一絲雜質(zhì)。它淅淅瀝瀝,,隨風(fēng)飄拂于山谷間,,匯成道道細(xì)瀑,形成蒙蒙雨霧,。谷底巨石橫陳,,河水奔騰,激起朵朵浪花,,發(fā)出陣陣轟鳴,,這轟鳴聲忽遠(yuǎn)忽近,,時大時小,如鼓如鑼,,使人仿佛置身于交響樂中,。峽谷內(nèi)巖石密布、形色各異,,大部分巖石,,由于上萬年巖漿的垂滴,經(jīng)過歲月的精心雕琢,,形成了形態(tài)各異的大自然奇觀,,真可謂鬼斧神工。
我沿著景區(qū)內(nèi)的棧道慢慢前行,,途中,,我經(jīng)過了“天書、少女之夢,、猴子撈月,、蓮花寶座、生命之根,、千年古鐘,、聚寶盆”等?!疤鞎本坝^,,是大自然用鬼斧神工在切削的平坦壁面上,用巖溶石蔓纏繞成的“天人合一”字樣,,被人們禮贊為“天書”,。“生命之根”是一根拔地而起的圓錐形石柱,,高約2米,,頂端呈傘狀,凸顯了大山的雄壯和陽剛之氣,。此景觀與地縫入口處的“生命之門”遙相呼應(yīng),,相輔相成,因而,,被人們尊稱為“生命之根”,。我突然想到,“大地如母”“父愛如山”的形象比喻也許就是源自這“生命之門”與“生命之根”吧,!我們每個人都可以視大地為母,,大山為父。我們必須敬畏自然,,守護好青山綠水,。
經(jīng)過天書后,,我來到了盤古開天地,這座大山中孕育著的使人重見光明的石人英雄盤古,,讓我深深敬仰,,傳說這里在古時候天地不分,漆黑一片,,是石人英雄盤古用盡洪荒之力張開雙臂,,把堅固的大山撐開,才使得這里的人們重見光明,。我隨著棧道繼續(xù)前行,,沿途中欣賞到了石猴、石心,、金佛洞、龍宮寶殿,、群英薈萃,、魚躍龍門、情人瀑等千姿百態(tài)的景致,。
雨碌大地縫屬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它巧奪天工,、別有洞天,幽深的峽谷,巍峨的崖壁,成群的瀑布,形態(tài)各異的鐘乳石,,令人嘆為觀止,。無論是佇立在白云之上的“大思想者”,充滿懸念的“生命之門”,,細(xì)細(xì)長長的“一線天”,;還是從布滿青苔的巖石上流下來的“神泉”,充滿神奇的“龍宮寶殿”,;或者是石人英雄盤古,、仰天而臥的“睡美人”,這一個接一個的奇景,,足以讓我流連忘返,,可謂景色遍布,步移景換,,目不暇接,。
走出地縫,面前佇立著一座高高的山峰,,聽同行人員說,,這座山峰足足有1265級臺階,要爬完這1265級臺階后才能到達(dá)終點,,這對于我來說無疑是一個不小的挑戰(zhàn),,此時沒有退路,,只能前進,我邁開步伐,,打起精神,,憑著一股子堅持下去的體力、耐力和勇氣,,大約經(jīng)過40分鐘的跋涉后,,終于抵達(dá)了終點。
雨碌地縫是自然賦予我們的一處瑰寶,,如果說大自然是一個巨大的畫家,,那么雨碌地縫便是它的一幅杰作。走過雨碌地縫,,人生再無低谷,,大家都應(yīng)該來此地走一走,走過雨碌大地縫,,相信你的整個身心一定會在這無邊的風(fēng)光中豁然開朗,。蔡澤林說:“每一步的邁進都是對自我的超越,每一次的堅持都是在書寫屬于自己的傳奇,?!鼻靶械牧α渴菑姶蟮模诿恳欢温烦汤?,時光從不會辜負(fù)那些努力拼搏的人,。過去的日子我們已無法追回,但在未來的日子里,,我們要拼出屬于自己的一份精彩,,收獲人生旅程中美好的明天。
(文/圖:楊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