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一小”系民心,老有所養(yǎng),、幼有所育是百姓普遍關心的民生大事,。羅平縣從服務群眾的小事,、細事、微事入手,,建立機制,,務實關愛服務“一老一小”。
中午12點后,,40余名老年人聚在一起打撲克,、下象棋、打門球……大家有說有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這是羅平縣臘山街道法金甸社區(qū)居家養(yǎng)老服務中心幾乎每天都會出現(xiàn)的溫情場景。
近日,,記者走進臘山街道法金甸社區(qū)居家養(yǎng)老服務中心,,社區(qū)志愿者為老人們服務著?!鞍⒁?,您身體可好?要好好保重身體,?!薄澳诘纳眢w還不錯嘛!”“以后有什么困難可以來找我們,?!贝蠹以儐柪先说纳眢w狀況及日常生活情況等,發(fā)放并講解《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云南省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及羅平縣農(nóng)村留守老年人關愛服務質量提升和農(nóng)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三年行動,、老年人防范詐騙等宣傳手冊,,提高老年人的防騙意識和識騙能力。
在棋牌室,,社區(qū)居民李建榮開心的說:“上級給我們建了居家養(yǎng)老服務中心,,我們每天都會來這里面打牌、下象棋,、看書,、聊家常,有各種各樣的娛樂,,這里干凈整潔,,服務也很好,我們玩得非常的開心,!”“我們一天來打打門球,,幾個老人聊聊天、唱唱歌,、健健身,,很開心呀!”在打門球的黃煥珍老人笑呵呵的說道,。
在溫馨,、整潔兒童之家,志愿者詳細詢問孩子們生活,、學習情況,。“小朋友,,讀幾年級了,?”“在學校里開心嗎,?”鼓勵他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要做一個自信,、自尊、自愛,、自強的孩子,。教孩子唱歌,歌聲,、笑聲隨時回蕩,,引導他們在歌聲中感悟愛國主義情懷。向孩子發(fā)放并解讀《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民政領域未成年人保護關愛政策知識問答手冊》等,,也增強了未成年人的法治觀念和自我保護意識,。“我們實施留守兒童關愛保護行動,,常態(tài)化開展關愛兒童的活動,,組織一些留守、困難等特殊群體未成年人進行關愛,,讓他們健康快樂成長,。”法金甸社區(qū)兒童主任黃路花說,。
“我們加強對居家養(yǎng)老服務中心和兒童之家陣地建設,,為社區(qū)居民提供文體娛樂、醫(yī)療康復,、心理疏導,、精神慰藉等養(yǎng)老服務,強化對‘一老一小’的管理,,讓老年人來了有個玩處,,兒童來了有娛樂地點,讓我們的老人,、兒童玩得開心,。”法金甸社區(qū)黨總支書記,、主任竇老華介紹說,,今后將積極探索服務內(nèi)容多樣化,幫助老人們“走出小家庭,,走進大家庭”,,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讓老年人生活得更健康,、更美好,、更幸福,。
該縣聚焦“一老一小”兩個重點群體,強化黨建引領,,建立縣級,、鄉(xiāng)鎮(zhèn)(街道)、村(社區(qū))包保幫扶工作機制,,健全養(yǎng)老服務和兒童福利體系,統(tǒng)籌推動關愛服務陣地建設,。目前,,已建成羅雄街道新寨社區(qū)和臘山街道法金甸社區(qū)兩個“一老一小”縣級示范點。強化精神慰藉,,開展“智慧助老”,、“合力監(jiān)護相伴成長”、慰問和關愛幫扶,、義診服務等活動,,傳遞暖心關懷,幫助解決實際困難,。據(jù)悉,,今年以來,在全縣13個鄉(xiāng)鎮(zhèn)(街道)開展慰問和政策宣傳16場,,投入資金7萬余元,,慰問困難老年人、留守老年人,、留守兒童,、困境兒童等特殊群體200余人,推動在全社會形成尊重和保護留守兒童,、留守婦女,、留守老人的良好風尚。
近年來,,羅平縣把關愛保護農(nóng)村留守老年人和兒童放在突出位置,,積極探索服務新模式,延伸服務功能,,著力為民辦事解難題,,解決“一老一小”最現(xiàn)實、最緊迫,、最突出的民生問題,,把暖心服務做到家門口,推動老有所養(yǎng),、幼有所育,,以暖心舉措,、用心用情用力托起“一老一小”的幸福感。
(羅平縣融媒體中心記者 李忠橋 李萬能)